北宋文人彭淵材自稱平生有五恨:一恨鰣魚多骨,二恨金橘太酸,三恨蓴菜性冷,四恨海棠無香,五恨曾子固不能詩。 

五恨中的曾子固即曾鞏(1019~1083年),是北宋散文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曾鞏十二歲曾作《六論》一篇,備受時人推祟。十六歲時篤志為古文,二十歲時歷遊全國,得歐陽修賞識,成為歐陽修的學生,兩人後來並稱歐曾。

當曾鞏參加進士考試時,考官梅聖俞見到蘇軾寫的「刑賞忠厚之至論」一文,驚為天人,立刻把試卷推薦給輔助主考官歐陽修。歐陽修閱卷後雖感吃驚,但認為很有可能是曾鞏所寫,為了避嫌,決定將此卷取為第二,並把原本第二名的卷子提為第一。當時,歐陽修告訴梅堯臣說:「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。」

沒想到,歐陽修為了避嫌取為第一的卷子,正是曾鞏的作品。王安石曾說:曾子文章世稀有,水之江漢星之斗

曾鞏的文風古雅平正,擅引經據典,結構平易理醇,章法開闔,承轉起伏都有一定的約束法度、嚴密、規矩。由於他的文章易於模仿學習,因而成為唐宋文派和桐城派學習的首要對象。

有趣的是,自彭淵材的平生五恨說以後,曾鞏「不能詩」的說法隨即流行開來。曾的學生秦觀說:「曾子固以文名天下,而有韻者輒不工。」另一學生陳師道也說:曾鞏「短於韻語」。這場筆墨官司一直延續到清朝才翻轉。

彭淵材以擅長音樂而為人稱奇,與洪覺范奇於詩,鄒元佐奇於命,合稱新昌三奇。他的五恨說,見惠洪《冷齋夜話》。

此外,五恨中的鰣魚是一種江海洄游性魚類,平時分散棲息於近海中上層,春末夏初時溯河洄游,產卵後親魚回歸大海,幼魚則進入支流或湖泊中索餌,秋後才入海長肥,直至性成熟。

鰣魚的肉質細嫩鮮美,脂肪豐富,被視為長江三寶之一。清蒸鰣魚是江浙名菜。由於鰣魚的魚鱗較軟,而鱗下有一層脂肪,因此烹調時不刮鱗。

明朝以後鰣魚成為貢品,地方上非大戶或權貴人家吃不起。《冷廬雜識》記載:「杭州鰣魚初出時,豪貴爭以餉遺,價值貴,寒不得食也。」《仁恕堂筆記》說:「鰣魚初出時,率千錢一尾,非達官巨賈,不得沾箸。」

但在廿世紀八十年代,由於捕撈過度、水域汙染及水利建設等原因,鰣魚天然資源快速減少,目前洞庭湖和湘、資、沅、澧四水的鰣魚幾已絕跡。中國現已全面禁止捕撈。

鰣魚肥嫩,但細刺太多,吃時必須特別留神,就是彭淵材說的恨鰣魚多骨。

至於蓴菜,也有人寫做蒓菜,是睡蓮科的一種浮葉性水生植物,嫩葉可供食用。蓴菜本身沒有味道,勝在口感圓融;由於嫩莖與葉背有豐富的透明膠質,做成羮湯格外誘人。

蓴菜性喜溫暖,自古即是江南一帶的美味。《詩經》中說: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。詩中的茆就是蓴菜。《世說新語》中有「千里蓴羹」之說。

台灣蓴菜過去多產於日月潭,日據時代宜蘭的蓴菜曾被日本政府訂為當地天然紀念物,後來一度幾乎絕跡,近年才在宜蘭崙埤池和中嶺池發現,並在雙連埤復育。

蓴菜性寒而滑,多吃易傷脾胃,但有清熱解毒的效用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筆記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師鄭 的頭像
    李師鄭

    李師鄭的部落格

    李師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