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傳統用筷子用餐,西方人傳統用餐叉用餐。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,中國人早先其實也用過餐叉用餐,後來或許因為有了方便好用的筷子,這才慢慢淘汰了餐桌上的叉子。
考古學者在青海的宗日遺址發掘出兩萬三千多件文物,其中包括一枚骨質餐叉。宗日遺址位在青海同德縣,是附近四個遺址的總稱,屬於新石器時代馬家窑文化在黃河上游分布的最遠處,距今約已4000年了。
宗日遺址發現的餐叉有雙齒,全長25.7公分。這不是中國唯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餐叉。在甘肅皇娘娘台的齊家文化遺址,也曾出土一枚扁平形的骨質餐叉,有三齒。齊家文化遺址以蘭州為中心,包括三百多處史前遺址。
兩枚最早的餐叉出土於新石器時代的西北地區,很可能顯示在這個重視肉食的地區,孕育了中國使用餐叉的起源。
在古代傳統中國人用餐時,筷子、餐叉和餐勺是三種重要的餐具。餐勺出現的時間最早,筷子出現的時間卻可能比餐叉略晚。最初的餐勺和餐叉都是獸骨製作的。在早期,餐叉一般是配合餐勺並用。
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後,中國陸續出現青銅餐勺及漆木餐勺,但餐叉仍然是骨質的。
河南鄭州二里崗遺址曾出土一枚骨質餐叉,三齒,全長8.7公分,柄部扁平,與叉齒間沒有明顯的分界,顯得比較粗糙。二里崗遺址屬於商朝遺址。夏商周三代出土的餐叉很少,顯示這段期間雖仍有人在使用餐叉,但並不風行。
到了戰國時代,上流社會似乎突然青睞使用餐叉,出土的骨質餐叉多了起來。河南洛陽中州路2717號墓中,一次出土了51枚骨質餐叉,都是雙齒,圓形細柄,長約12公分。這些餐叉出土時都包裹在織物中。
同時,洛陽西工區也發現一枚類似的骨質餐叉,製作更精緻,柄部飾有弦紋。山西侯馬古城遺址則兩次出土了戰國時代的骨質餐叉,都是雙齒,與洛陽出土的餐叉相同。其中一枚的柄部有火印燙花圖案。
戰國以後,各地出土的餐叉又大幅減少,魏晉時代只有零星發現,唐宋時代幾乎沒有出土過餐叉。直到元朝,餐叉又出現了。
甘肅彰縣一座墓葬出土一件骨質餐叉,雙齒圓柄,製作十分精緻,全長19.5公分。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骨質餐刀,大小與餐叉相仿,顯然是配套的餐具。另外,山東嘉祥一座墓葬也出土一套餐叉與餐刀,都是骨柄鐵質,餐刀長14公分,餐叉長15.5公分,還配有一個18公分長的竹鞘,可容放刀叉。
建立元朝的蒙古人是肉食為主的馬背民族,餐刀和餐叉並用進食有時比用筷子方便。雖然如此,餐叉在中國餐飲文化中還是慢慢淘汰了。
由此可知,中國人雖然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發明使用餐叉,但或許因為製作餐叉比筷子麻煩,也或許受限於不方便單獨使用,餐叉始終未能普及。餐叉的使用明顯與肉食有關,西北地區和元朝皆然。至於戰國時代使用餐叉的人比較多,可能與貴族階層有關,上流社會肉食的機會多,但平民百姓的日常三餐卻以五穀雜糧和蔬菜為主,筷子就足夠應付了。
令人困擾的是,古代中國人到底怎麼稱呼餐叉的?直到目前,史學家還找不到明確相應的文獻記述。
有人認為,《三禮》中記有一種名為畢的禮器,是用於叉取祭肉的,形狀比餐叉略大,推測在先秦時可能用為餐叉的稱呼。中國廿八宿之一的畢宿,形狀近似丫字形,《字彙》:畢,宿名。畢八星,二星直上如柄,六星曲為兩行。張其口。畢宿有可能是因與餐叉形似而命名的。
但不管怎麼推測,古代文獻中未見餐叉的稱謂,甚至不見有關餐叉的記載,這個問題就只能暫時擱置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