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常有人用竹籃打水來譬喻徒勞無功,因為用竹籃打水,用不了多久水就會漏光,最後總是一場空。

可是,用竹籃打水真的總是一場空嗎?竹編作品真就不能盛水嗎?別不信,確實有人用竹編編出了能盛水的用具。

在中國湘西,背簍是刻在湘西人脊背上最古老的符號。湘西自古流傳一句民諺,簍不離背,多數人自小出門時就會背著竹編的簍子,勞動、洗衣、趕集都不例外。

湘西竹器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胡廷賢,曾編出過能盛水的背簍。胡廷賢號稱湘西背簍製作第一人,16歲拜師學藝,四十年間不斷的創新竹器。他說,竹編背簍要能盛水,必須是純手工、編條必須夠纖細、編得要夠緊實,最後塗上桐油,就能用來盛水了。

另一位竹編大師,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的李加雲,則用他親手編出的竹籃養魚。李加雲的竹編魚缸滴水不漏,小魚可在竹器中暢快的游來游去,非常活潑。李加雲是昆明市竹編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。

李加雲說,要編出不會漏水的竹器,從選竹子開始就得講究。選竹子時一定要摸摸聽聽看看:看上去必須比較直,摸起來必須光滑,聽聲音必須清脆。他認為,懂竹是做竹編的首要條件。

竹子選好後,必須親自把竹子扛回家,不能用車拉。因為竹子表皮不能磕碰受損,否則在編織時竹子容易折斷,做不出精良的竹編工藝品。

竹編主要是利用竹竿青綠色的表層,通常稱之為竹青。竹青是竹子最柔韌,最耐磨損的部分。取竹青就是破篾。

把竹子去掉竹節部分形成竹筒後,把竹筒表面打磨光滑。苦皮一定要刮掉,苦皮上面比較粗糙,不夠光滑,刮掉苦皮後摸起來比較細膩。做工藝品時一定要把苦皮刮掉。

接著把竹筒劈成竹條,再把竹條劈成薄薄的竹片,就是破蔑。李加雲說,破蔑是關鍵工作,要領是竹片必須寬窄厚薄一致。如果厚薄寬窄不一,不要說做魚缸,做一般的農副產品或工藝品都不行。

一節直徑六厘米的竹筒,李加雲最多可以破出130片篾片。每片竹片必須薄到蓋在報紙上時,還能看到下面的字。精湛的破蔑技術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。篾片做好,就可用以編織竹器了。不同的竹器有不同的編織技法,竹編魚缸得用最費時費力的編法。

李加雲說,竹編手藝人最怕每抬一片壓一片的編織技法,行話叫抬一壓一。用這種難度最高最需要耐心的技法,竹編魚缸使用了八層竹片編織,編一個魚缸得耗時三個月,而且不保證編成後不會漏水。失敗了,就得重做並加以改進,他前後做了十幾個,只有一個能夠滴水不漏。

經過上千次嘗試,花了幾十年時光,李加雲終於改寫了「竹籃打水一場空」這句俗諺。他說,要編出不漏水的竹器,第一關鍵是層數。他的魚缸編了八層,靠中間最薄的三層封水,用的就是蓋在報紙上能透字的篾片,其他五層則起輔助作用。

另一個關鍵是,在編制過程中,每一層的力度必須精度一致,不能鬆的鬆緊的緊。

他製作的竹編魚缸,從選竹子到破蔑到編織,過程中不用任何防水塗料,全部材料都是親手砍下的竹子,加上自己純手工的技巧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筆記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師鄭 的頭像
    李師鄭

    李師鄭的部落格

    李師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