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秦簡記載,中國的十二生肖在戰國時代應已確立。

東漢王充(西元27-97年)在公元一世紀所寫的《論衡》中,已有十二生肖。雖然沒有明白表示順序,但可依據內文的關係推論出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狗、亥豬。

正式使用生肖在人身上的紀錄,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。《周書·列傳第三》中,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。信中說:「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,大者屬鼠,次者屬兔,汝身屬蛇」

到了唐朝,十二生肖已十分普及,甚至有用獸面人身的十二生肖陶俑陪葬的風氣。考古界已多次在唐墓中發現十二生肖的陶俑。

由於南北朝以前中國沒有貓,而且貓進入中國後最初主要豢養在寺院中,全唐詩中只有三處提到貓,其中兩處與佛寺有關。到宋朝,貓才大量出現在詩詞及國畫中。因此十二生肖中沒有貓。

清代學者趙翼認為,生肖源於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,《陔余叢考》說:「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之十二辰,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,浸尋流傳於中國,遂相沿不廢耳。」

郭沫若則認為,十二生肖來自西方。古代巴比倫及埃及都有相近的十二生肖,郭認為這是中國生肖之源。

此外,以廿八星宿配廿八種動物的起源不明,應早於東漢《論衡》。《論衡》中把廿八星宿對應周天360度,再分成十二地支,各占30度,可完全對應十二生肖,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筆記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師鄭 的頭像
    李師鄭

    李師鄭的部落格

    李師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